脂肪酶(9001-62-1)生产
- 发布日期: 2015-11-11
- 更新日期: 2025-05-06
产品详请
EINECS编号 |
9001-62-1
|
英文名称 |
Lipase
|
外观 |
白色
|
纯度 |
99%
|
CAS编号 |
9001-62-1
|
别名 |
脂肪酶
|
保质期 |
24月
|
分子式 |
脂肪酶
|
质量标准 |
In House
|
脂肪酶 英文名称 lipase cas rn 9001-62-1 中文别名 脂酶;脂肪水解酶;脂肪分解酵素;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ppl;固定化脂肪酶tl im; 脂肪酶tl100l;固定化脂肪酶435;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a;脂肪酶rm im; 脂肪酶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它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 脂肪酶基本组成单位仅为氨基酸,通常只有一条多肽链。它的催化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蛋白质结构。 酶活:在一定温度和一定ph条件下,水解甘油三酯每分钟生成1μmol脂肪酸的酶量,即为一个国际单 位,以u/ml或者u/g表示。 脂肪酶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植物中含脂肪酶较多的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如蓖麻籽、油菜 籽,当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酶能与其他的酶协同发挥作用催化分解油脂类物质生成糖类,提供种子 生根发芽所必需的养料和能量;动物体内含脂肪酶较多的是高等动物的胰脏和脂肪组织,在肠液中含 有少量的脂肪酶,用于补充胰脂肪酶对脂肪消化的不足,在肉食动物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丁酸甘油酯 酶。在动物体内,各类脂肪酶控制着消化、吸收、脂肪重建和脂蛋白代谢等过程;细菌、真菌和酵母 中的脂肪酶含量更为丰富(pandey等)。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易发生遗传变异,具有比动植 物更广的作用p h、作用温度范围以及底物专一性,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都是分泌性的胞外酶 ,主要的发酵微生物有黑曲霉,假丝酵母等等。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和获得高纯度样品,因此微生物 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一般不同来源的脂肪酶特性也不一样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 重要的意义。 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能力的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类的水解、醇解、 酯化、转酯化及酯类的逆向合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表现出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 、胆固醇酯酶、酰肽水解酶活性等(hara;schmid)。脂肪酶不同活性的发挥依赖于反应体系的特点 ,如在油水界面促进酯水解,而在有机相中可以酶促合成和酯交换。 脂肪酶的性质研究主要包括最适温度与ph、温度与ph稳定性、底物特异性等几个方面。迄今,已分离 、纯化了大量的微生物脂肪酶,并研究了其性质,它们在分子量、最适ph、最适温度、ph和热稳定性 、等电点和其他生化性质方面存在不同(veeraragavan等)。总体而言,微生物脂肪酶具有比动植物 脂肪酶更广的作用ph、作用温度范围,高稳定性和活性,对底物有特异性(schmid等;kazlauskas等 )。 脂肪酶的催化特性在于:在油水界面上其催化活力*,早在1958年sarda和desnnelv 就发现了这一 现象。溶于水的酶作用于不溶于水的底物,反应是在2个彼此分离的完全不同的相的界面上进行。这 是脂肪酶区别于酯酶的一个特征。酯酶(e c3.1.1.1)作用的底物是水溶性的,并且其最适底物是由 短链脂肪酸(≤c8)形成的酯。 脂肪酶是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品种之一,可以催化解脂、酯交换、酯合成等反应,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 、食品、医药、日化等工业。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具有不同的催化特点和催化活力。其中用于有机相合 成的具有转酯化或酯化功能的脂肪酶的规模化生产对于酶催化合成精细化学品和手性化合物有重要意 义。 用于食品行业,造纸行业,皮革行业,饲料行业,医药催化合成,油脂奶酪加工等